
李佳燕醫師:#我們不曾被尊重地養大
週六去女兒學校聽一場人本教育的演講,也是一場孩子們可以在會場到處走動玩樂的演講,人本教育的家長容忍度也太好了!
///
每個孩子都要被大人當作Hello kitty 沒有嘴巴
請聽孩子說話
傾聽孩子說話
孩子為自己講話被說是「狡辯」
被誤解孩子不會憤恨不平
不被孩子惱怒
情緒少一點,抓住重點跟孩子溝通
那小小的你還在嗎?
///
#嚇唬孩子,詆毀孩子
你是畜牲嗎?
你笨得像豬嗎?
養你還不如養豬!
因為我做不好
爸爸媽媽不愛我
我連一隻豬都不如
父母認為只是看到長輩要問好
打孩子卻要求孩子不能去打人
孩子會複製貼上自己父母教育模式
一位華僑媽媽請總統在孩子衣服上簽名,蔡英文蹲下來徵求孩子「我可以在你衣服上簽名嗎?」
徵求孩子同意才簽名,她「必須」尊重屬於女孩的衣服。
很多時候,大人們在路上看到可愛的小朋友,總會伸手摸摸頭、捏捏臉,但近年來,孩子是獨立個體,並非大人附屬品的觀念,逐漸在批評類似的行為。普遍認為,在未經孩子許可下,任意摸頭、觸碰,並非一個尊重的行為。
父母:我的孩子會說謊!
醫師:你不會嗎?
說謊是求生存本能,
大人說謊沒有關係
小孩說話就會被處罰
說謊每個人都做過,不是嗎?
父母要求孩子上課、補習、才藝和英文,造成孩子睡眠不足。
孩子睡眠時間是基本人權
全台灣工時最長的職業就是兒童
小學工時12小時以上,超時工作、玩不夠、睡不足
「業精於勤,荒於嬉」?
1000年前唐朝韓愈說的,對我們來說,影響甚大!
「玩耍」是孩子邁入社會化第一步,用身體感覺去認識世界。
孩子:讓我玩,我是在學習。
孩子是動物,不是植物,可惜我們寧可他們是植物。
教室裡的座位就像一個個盆栽,老師在負責澆花施肥。
#長襪皮皮(給大人的繪本)
1940 年代出版,就在全世界造成轟動,作者瑞典
請放過小細節,許多規定與要求是必要的嗎?
如果孩子沒有做到會怎麼樣?如果不會怎麼樣,那就不需要規範。
愛是守護孩子自信心,看到孩子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