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商業啟蒙

【沒事多閱讀】《給孩子的商業啟蒙》讀書心得:用親子對話打開他們的商業視野|40個父子間妙趣橫生的對話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
作者:劉潤 , 劉小米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書籍相關連結https://shope.ee/qHTq54rFQ

☆三寶媽不專業podcast:點這裡
☆三寶媽不專業YOUTUBE:點這裡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暢銷名人推薦序

●吳淡如|暢銷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他是一個可以用一分鐘來說明一個艱難的商學院觀念的商場實戰專家。」

●林怡辰|國中小教師
──「讀商業顧問劉潤寫給孩子的書,從中可以看到看清底層邏輯的人怎麼教導孩子,用簡單篇幅把一件事情講清楚外,那些『純然好奇』不強迫不說教的引導」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親子間的對話,是啟發孩子思辨能力的重要鍛鍊。什麼話題都可以談,不以大人為中心,尊重孩子對世界有其獨特的看法」

●歐陽立中|人氣Podcast「Life不下課」主持人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投資,就是打開他們的商業視野!」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趴創始人
──「能用簡單易懂的話語,讓父子對談寫作成書,成為親子之間最珍貴的人生大禮。參透商業世界的邏輯,翻轉親子教養、學校教育的傳統方式吧!」

每天5分鐘親子對話的深度

決定孩子思維的廣度,40個貫穿生活場景x 40個父子間妙趣橫生的對話

與孩子一起提升思維能力和財商,愈早愈好!因為孩子小,更需要和他講道理,讓孩子從小就建立起認識世界的清晰模型和底層邏輯

一提到商業,或許大家會立刻聯想到與金錢相關

其實《給孩子的商業啟蒙》從書名就可看出這是本親子教養的相關書籍,這不僅是一本親子教養書,更是一本以白話的字句,特別給沒有商業啟蒙的大人看的書。

從小父母給的觀念,通常都比較簡單,只希望小孩按照學校或自己的要求好好讀書,才能找一份好工作,直到出了社會,才發現這個社會變化太快,父母親認為的「好工作」,本質已經變了樣,而僵化的固定思維,也無法應付生活上的考驗,很多人長大後,就只會將工作賺錢的主動收入,當成是唯一的收入來源,而忽略了賺錢還有其他的管道。因為每一道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單一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完全沒有經過思考,被動地接受。

不怕慢,只怕站

這篇說的是「堅持持續前進的重要」,不停下來比衝刺的速度重要的多,最經典的故事就是「龜兔賽跑」,雖然走得很慢,但畢竟是在前進,一旦停下來,停車時間乘以車速,落後距離就會非常大!有時必須沒日沒夜的追趕才能追上。
你也會有「不進則退」的危機感嗎?我有,曾懷孕育兒一年荒廢部落格,後來發現同期大家都有自己的成就,相形之下我退步,現在必須沒日沒夜趕文章才能追上自己SEO。

公開寫作帶動寫作熱情

劉潤思考可以給小米開個公眾號,或許可以培養小米的寫作熱情。小米則是覺得透過公眾號寫作,有機會得到讀者的回饋與讚賞,更有可能得到打賞,燃燒了他的寫作熱情突,從學校要求的周更,變成自主性日更,更願意多花心思在寫作上。

暑假時告訴珵姐「寫文章」力量,珵姐一聽,原來寫文章可以賺錢,也興致勃勃地請我開啟她的部落格。

讓孩子不討厭寫作,甚至開始喜歡寫作,這背後的商業思維就是讓孩子進入「增強迴路」,並不僅是只有自己給予的局部回饋,而是透過公開寫作,讓公眾的留言回饋去激發他的寫作熱情,而不是被媽媽一改再改的要求打擊下,失去對寫作的信心。

在教育上,我們可以幫孩子在「進步」上使力,而不是在意「排名」,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影響他的一生。

分錢的智慧

劉潤幫兒子劉小米開通公眾號花費1500元
本來1500元一人出一半,等小米賺到錢再還給劉潤,後來劉潤覺得這是很好機會讓孩子瞭解股權與債券。

股權就是「將劉潤墊付750元,當作對小米的投資」不是借等於各自佔股50%,若有風險,虧了也認了,不需要還,但有賺錢就要分紅。如果哪天不想經營公眾號,賣掉的錢也必須一人一半。所以「股權」就是我願意和你共同承擔「更大的」風險,也共用「可能的」收益。

債權就是750元由劉潤借給小米,然後抵押玩具給劉潤,定期還錢,同時也必須給一點利息(大約6%)給劉潤,直到還清本金和利息,可以歸還抵押物,若公眾號沒有賺錢,還不起750元,玩具就歸屬於劉潤。
所以債券就是沒有承擔風險,因為可以把抵押物賣掉,收回成本。一般銀行借錢給大家就是如此。

賺了錢,分出去50%還是6%,就自己選擇,各有利弊。

珵姐聽完我的解說後,她跟小米一樣選擇債權,賺到錢還完本金和利息,以後再賺錢就跟劉潤沒有關係,賺多少都是自己的。

不替孩子做決定,他們才可以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做出權衡。也可以讓孩子知道「更大風險下獲得更大的收益,更低風險下獲得更低的收益」。

期望值與風險均攤,選擇A還是B

如果有兩個按鈕,左邊A按下去能獲得100萬,右邊B按下去有50%機率什麼都沒有,50%的機率獲得一億元,你會選擇哪一個?

A期望值是100萬,B期望值則是500萬。若選擇A,兩次賺到的錢是100+100,而選擇B,兩次賺到的錢可能是0+1000,所以堅持做期望值大的事情,就是「機率思維」。

做一件事情,做的次數越多,越要堅持做期望值大的事情。例如:珵姐才藝課來說,舞蹈課和相聲課來說,在有限時間內,她會去比較一下,舞蹈和相聲課誰的期望值大,她已經知道自己天生筋骨硬,所以舞蹈期望低,反倒是相聲課讓她學習起來輕鬆有自信,期望值也高,堅持做期望值大的事情。

吃火鍋來談運籌學

你們會覺得吃火鍋很忙又容易燙嘴嗎?
劉潤說他的吃火鍋是「有順序的」,想吃魚一定要先夾出來,放在調味料碟。除了可以讓魚肉入味,也可以放涼。在等待時間,可以放新的食材,除了節省食材,又提高效率,吃的時候不會燙嘴。

運籌學的本質就是優化,最簡單就是透過改變排列組合順序,讓同樣資源產生更多有效的結果,更有效率。

誰損失,誰改變?

書中小米的外婆傳遞給小米魔術方塊時,小米沒接好掉在地上,小米因此很生氣!

小米爸爸在上學的路上和他「對話」
爸爸:出現這樣問題,應該怪誰呢?
小米:外婆和我都有錯!
爸爸: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只有一個人有錯,就是你自己。
(小米不服氣🫤)
爸爸:看到誰因此受損失,就應該怪誰。
爸爸:魔術方塊壞了,是誰的損失?
小米:是我!
爸爸:那怪外婆,魔術方塊會變好嗎?
(小米搖搖頭)
爸爸:那就對了!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去怪別人,怪別人很容易,但它並沒有改變你魔術方塊受損的結果,你唯一目的,就是保證它不掉在地上,你無法左右外婆,唯一能左右是你自己。

如果出了事情,要這樣想,你思考往前一步:我沒有考慮到外婆的大意,如果我再把手往前伸一點,魔術方塊就不會掉。

在教育上也是如此,在很多家長身上可以看到「老師就是用來責怪的!」

但到頭來還是自己孩子受損,家長一昧怪老師,讓孩子產生掙扎而討厭上學,家長還因此影響上班前的心情,親師生三人之前有著「不想說破」的感覺。

既然改變不了老師,那就改變自己的孩子吧!

//

劉潤認為正因為孩子小,所以更要教他本質性思考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他認識底層邏輯,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認知模型的框架。

還有很多主題都可以在親子對話中深度討論
👉一千棵樹有一千種綠
👉管理不是自己做完所有的事情,而是讓團隊每一個人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共同達成結果。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
作者:劉潤 , 劉小米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書籍相關連結https://shope.ee/qHTq54rFQ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